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考研經(jīng)驗

發(fā)布時間:2015-07-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經(jīng)驗 古代文學
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考研經(jīng)驗

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考研經(jīng)驗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考研經(jīng)驗 正文

 關于古代文學復習的個人建議:
  1.考試范圍。
  南師大2006年及2006年之前都是只考古代文學,2007——2012考的是文學大綜合,2013年又突然改回單考古代文學。預測2014年應沿襲2013的范圍,但也不排除意外。為全面應對,應以古代文學史的復習為主,并盡早著手準備,盡早開始背誦古代文學知識點,充分利用時間。到9月份密切關注南師大的考綱和書目,以防突變。

  2.教材使用。
  2012年及2012年之前,南師大規(guī)定的用書都是游國恩的《中國文學史》,2013年無指定書目。我讀大學時用的是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第二版)》,雖然在2012年備考時買了游國恩的教材,但為了復習起來方便,仍是以袁行霈的為主,游國恩的基本沒怎么看。2013年仍看的是袁行霈本。個人認為,采用哪個版本的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得將某個版本吃透,形成自己的系統(tǒng)框架,在此基礎上,再去涉獵一些其它的教材。切忌多種教材同時并看,患得患失,造成知識和記憶的混亂。涉獵可廣,但中心必穩(wěn)。

  3.復習規(guī)劃。
  個人總結的經(jīng)驗和教訓是“著手時間越早越好,看背遍數(shù)越多越好”,2012年由于種種原因,復習不認真,上考場前,現(xiàn)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文學理論都沒來得及看,硬著頭皮上戰(zhàn)場,大約40~50分的題都沒做;2013年,覺得二戰(zhàn)畢竟有些知識基礎,所以9月份中旬才開始著手,也懶懶散散,到上考場前,英語真題只做了一遍、政治大綱只看了一遍、教材只看了一遍,專題背誦只背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后面的明清和近代史部分在考前兩天才開始突擊,又是弄得神經(jīng)繃張、內(nèi)心惶恐、懊悔萬分。
  一定要從早準備,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并能嚴格執(zhí)行??荚囍?,你總會聽到大家抱怨書沒看完,題沒背好,所以,你要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扎實看書、多輪背誦,這一點很重要。個人建議專業(yè)課復習最好能有三輪:第一輪,看書、做筆記;第二輪,結合筆記再看書,能夠看到筆記后還原出教材的大致內(nèi)容;第三輪,做真題,背知識點。再次強調(diào)教材和真題的重要性,萬萬不可馬虎。此外,看教材時,注意積累一些文學事例、作家概況、代表作品等,作為專業(yè)課二中寫作的備用素材。

  4.參考輔書。
  古代文學史也有各種考研輔導書,我手里有兩本,一本是齊魯書社出版的李杰、顧大鵬等編纂的《<中國文學史>學習輔導與習題集》,一本是崇文書局和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出版的萬獻初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輔導及習題集》。這兩本大都是以袁行霈的教材為基礎,大段的摘抄撮合而成,其中顧大鵬版較為系統(tǒng)詳細,但涉獵面比較窄;萬獻初版涉獵面較廣,但又繁雜、混亂,二者各有利弊。我做真題時的參考答案以顧大鵬版輔導書和大學筆記為主,佐以萬獻初版習題和所購買的南師大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我所購買的真題答案有兩份,一份是從專門賣真題的中介人手中買來的,不僅很多題目沒有給出答案,而且部分答案的內(nèi)容本身就有錯誤,更有甚者是直接從百度上復制粘貼的一大段,很不權威。另一份是從一位2011年考上南師大的一位學姐那里買的她自己做的真題答案,題目較全,但答案太過簡略和個性化,名詞解釋題往往只有一兩句話,簡答論述題往往只羅列三四個要點,看的我云里霧里,難以詳明。
  最終,我還是親自將真題做了一遍。所以,希望大家不管使用哪個版本的輔導書或者購買誰的答案,都要將其作為參考,最好還是自己認認真真地總結、重做。思考之后的接受與創(chuàng)新,一方面有利于訓練思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記憶。

  5.專業(yè)寫作。
  關于專業(yè)評論與寫作這方面,我也沒什么好的復習方法,先前從中介人手中買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但大都是條條框框的泛泛之談和一些摘錄的名家評論范文,實用性不強,看了一眼就再也沒碰。

  個人認為,復習時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一定的古代文論知識,對一些理論概念(諸如“詩言志”“發(fā)憤著書”“詩緣情而綺靡”“不平則鳴”“窮而后工”“滋味說”“意境說”等等)有基本的了解。古代文論批評史的教材有很多,我參閱的是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
  二、翻閱一下古代文論作品選,就像看文學史要看文學作品選一樣,學文論也得看文論作品選,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某一理論點的產(chǎn)生背景、內(nèi)容涵義、論述方式等。文選版本也很多,我看的是陳洪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讀本》(南開大學出版社)。
  三、積累一些文學事例和寫作素材,如上面所提到的,大家在看文學史的過程中,除了記憶知識要點外,也要關注文學事例,某作家的生平事跡和風格主張、某流派的產(chǎn)生流變、某文體的演繹突變等都要心中有數(shù)。

  例如,2011年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論題,就可以用唐詩對魏晉南北朝詩歌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唐詩人為的求變尋異、宋詩對唐詩的因革、杜甫的集大成與開后世、李商隱的學于杜而異于杜等事例為證。2010年的“不平則鳴”論題,就可以用屈原、司馬遷、左思、鮑照、韓愈、孟郊、辛棄疾等等的事例為素材。

  四、研讀一些名家學者的理論文章。
  買幾本學術雜志或者從中國知網(wǎng)、CNKI上下載一些論文,認真分析作者是如何立題定位、論述分層、結構框架、分析事例、運用語言的,這將對你的寫作有很大的啟發(fā)。記得上大學時,有一次去期刊閱覽室,就看到有一本學術期刊刊登的幾篇文章,都是著名的學者大師關于“文學的通與變“的討論,很接近南師大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讓我受益頗多。
  總之,“知識是智能的基礎,記憶是思維的基礎”,以教材和真題為基礎為根本,以習題和雜志等為擴充為延伸,多看、多想、多閱、多背,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好準備。
南京師范大學

添加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師范大學專業(yè)目錄、南京師范大學排名、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zhongzhouzhikong.com/nanjingshifandaxue/jingyan_451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