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卿人韋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卿人韋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卿人韋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lǐng)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卿人韋 正文


  卿人韋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藻類學研究室負責人,中國藻類學會理事,世界輪藻學會會員。
  聯(lián)系方式:028-85412577(O);qingrw@scu.edu.cn; qingrw5@yahoo.cn

  簡歷
  1996/09-1999/06,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
  1999/07至今,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2002/09-2005/12,四川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
  2003-2004,國家公派赴英國約克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工作
  從事藻類學領(lǐng)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從事能源微藻油脂代謝的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和代謝調(diào)控及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應用RNAi等基因工程技術(shù)構(gòu)建了多個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高油脂含量的海洋微藻藻株,建立了促進微藻細胞快速分裂和提高油脂含量的調(diào)控因子控制下的能源微藻轉(zhuǎn)錄組學數(shù)據(jù)庫,分別在FEBS LETTERs、Plant Physiology、FEBS Journa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科技期刊發(fā)表論文,并先后被Nature,PANS,Plant cell等高水平期刊所引用。

  負責的科研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DGAT基因在三角褐指藻儲存油脂合成中的功能及對環(huán)境因子應答研究;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由工業(yè)廢氣CO2培養(yǎng)微藻制備生物能源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
  國家留學人員啟動基金項目:播娘蒿合成α亞麻酸的關(guān)鍵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國家973項目子課題:海洋微藻去飽和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科技部863項目:海洋微藻合成EPA,DHA的重要功能基因組研究;
  科技部863項目:小分子RNA高效干擾黑麥草花葉病毒的技術(shù)及應用;
  省科技廳課題:富含油脂的藻類資源調(diào)查,篩選及保存技術(shù)研究;
  橫向項目:煤制天然氣污水微藻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重大橫向項目);

  代表性論文
  [1] Pan Pan, Changwei Hu, Wenyan Yang, Yuesong Li, Linlin Dong, Liangfang Zhu, Dongmei Tong, Yong Fan, Renwei Qing. The direct pyrolysis and catalytic pyrolysis of Nannochloropsis sp. residue for renewable bio-oi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 4593–4599.
  [2] Shi Juan, Pan Kehou, Wang Xiaoqing, Chen Fang, Mi, Zhu Baohua, Qing Renwei. 2008.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 on the taxonomy of 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 245-250.
  [3] Thierry Tonon*, Renwei Qing*(*Joint First Authors), David Harvey, Yi Li, Tony Robert Larson, Ian Graham. 2005. Identification of a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acyl-CoA synthetase from the diatom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Plant Physiology 138: 402-408.
  [4] T. Tonon, S. Olga, M. Louise, R. Qing, D. Harvey, Y. Li, T.R. Larson, I. A. Graham. 2005. Fatty acid desaturases from the microalga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FEBS Journal 272: 3401-3412.
  [5] T. Tonon, D. Harvey, R. Qing, Y. Li, T.R. Larson, I.A.Graham. 2004. Identification of a fatty acid 11-desaturase from the microalga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FEBS Letters 563: 28-34.

  獲獎及專利
  多次獲四川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獎勵計劃獎
  獲國家專利1項ZL2006100219391;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錯誤,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wǎng)頁或發(fā)布調(diào)劑信息??佳信删W(wǎng)站和APP流量巨大)聯(lián)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guān)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yè)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zhongzhouzhikong.com/sichuandaxue/daoshi_49103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