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黃河發(fā)展研究中心導師:丁圣彥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河南大學黃河發(fā)展研究中心導師:丁圣彥

河南大學黃河發(fā)展研究中心導師:丁圣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河南大學黃河發(fā)展研究中心導師:丁圣彥 正文


丁圣彥 ,男,1963年7月25日生,河南商丘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態(tài)學和自然地理學專業(yè)。自然地理專業(yè)博士點牽頭導師,植物學專業(yè)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博士生導師;自然地理專業(yè)生態(tài)過程和生物地理方向碩士生導師;生態(tài)學專業(yè)碩士點牽頭人。2005、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2000年度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2006年度“973”計劃子課題主持人,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主持人。2006年度河南省“555人才工程”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2002年度開封市優(yōu)秀教師。曾任河南大學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副院長,負責學院的科研、重點學科建設和重點實驗室的管理工作?,F任河南大學生態(tài)學科特聘教授。

一、學習及工作簡歷
1983.7~1987.9 在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攻讀學士學位;
1987.7~1989.6 在云南大學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
1989.6~1992.6 在河南大學地理系工作;
1992.7~1995.6 在華東師范大學環(huán)境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1996.9~1997.2 在蘭州大學干旱農業(yè)生態(tài)國家重點實驗室做高級訪問者。
1995.6~2004.6 在河南大學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工作;
2001.7~2001.9 在香港大學生態(tài)學與生物多樣性學系訪問研究;
2003.3~2004.3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訪問研究;
2004.6~ 任河南大學生態(tài)學科特聘教授;
2008.1~2008.12 在日本橫浜國立大學環(huán)境情報學府訪問研究,任客座教授。

二、主要學術任職
國際景觀生態(tài)學會中國分會理事
中國生態(tài)學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河南省地理學會理事

三、曾擔任的課程
本科生的課程:
植物地理學、普通植物學、生物資源學、普通生態(tài)學
碩士生的課程:
普通生態(tài)學、景觀生態(tài)學、現代生態(tài)學、生態(tài)系統生態(tài)學、污染生態(tài)學
博士生的課程:
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城市生態(tài)學、現代生態(tài)學的原理和方法、群落生態(tài)學。

四、研究生培養(yǎng)
博士后,2005-2007,景觀生態(tài)與生態(tài)過程研究方向(1人出站)
博士生,2004--,植物學專業(yè)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方向(1人在讀);自然地理專業(yè)景觀生態(tài)學方向(1人在讀)
碩士生,1995--,研究方向分別為:景觀生態(tài)和生物地理,群落生態(tài),植物生理生態(tài)(已畢業(yè)15人,在讀10人)。

五、曾參加或主持科研項目
1.2000-2003主持河南省杰出青年科研基金項目“豫西山地區(qū)植被生態(tài)特征的RS與GIS集成分析”(0003);15萬元
2.2001-2003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集水背景下中國中西部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的管理和組織形式研究” (00JY0035),5.0萬元
3.2001-2003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伏牛山自然保護區(qū)的景觀格局與過程及其機理研究” (111070100),1.5萬元
4.2002-2005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受損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退化機制研究”的子課題“常綠闊葉林退化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光能利用率及其在系統退化與自恢復中的作用” (30130060),6萬元
5.2005.7-2007.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重點課題“黃河下游地區(qū)農業(yè)景觀格局和過程的驅動力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YRCSD05-B-04),3萬元
6.2006.1-2008.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區(qū)森林生態(tài)系統植物功能群及動態(tài)研究”(30570301),27萬元
7.2007.1-2009.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黃河下游典型地區(qū)農業(yè)景觀生態(tài)系統格局、過程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40671175),35萬元
8.2006.1-2010.12主持“973”計劃子課題“水肥動態(tài)對黃淮海平原主要農作物物質分配格局、過程的影響及調控研究”(2005CB121103),15萬元

六、獲獎情況
1.《自然地理界面理論與實踐》,河南省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10
2.“社區(qū)范圍內天然降水資源綜合利用”,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1
3.《自然地理界面理論與實踐》,河南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9
4.“中國東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學研究”,自然科學貳等獎,編號2002-072
5.“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優(yōu)勢種光合生理生態(tài)的比較”,河南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貳等獎,2001.5
6.“近20年來河南沿黃濕地景觀格局演化”,河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2006
7.“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區(qū)森林景觀格局動態(tài)”,河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2006
8.“清末以來開封市水域景觀格局變化”,河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2006

七、科研成果
代表性論文
2008
1.谷艷芳 丁圣彥(通訊作者) 陳海生 高志英 邢倩,干旱脅迫下冬小麥高光譜特征和生理生態(tài)響應,生態(tài)學報,2008,28(6):2690-2697
2.王 磊 張 彤 丁圣彥(通訊作者),干旱和復水對不同倍性小麥光合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生態(tài)學報,2008,28(4):1593-1600
3.胡 楠 范玉龍 丁圣彥(通訊作者) 廖秉華,陸地生態(tài)系統植物功能群研究進展,生態(tài)學報,2008,28(7):3302-3311
4.范玉龍 胡楠 丁圣彥(通訊作者) 翟元杰 柳靜,森林生態(tài)系統草本植物功能群分類研究,生態(tài)學報,2008,28(7):3092-3101
5.胡 楠 范玉龍 丁圣彥(通訊作者),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森林生態(tài)系統植物功能型分類研究,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8,32(5):1104-1115
6.李俊嬌 谷艷芳 張麗霞 丁圣彥(通訊作者),開封市外來雜草生態(tài)位分析,生態(tài)學雜志,2008,27(9):1543-1548
7.邢倩 谷艷芳 高志英 丁圣彥(通訊作者),氮、磷、鉀營養(yǎng)對冬小麥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的影響,生態(tài)學雜志,2008,27(3):355-360
8.田莉 梁國付 申懷飛 丁圣彥(通訊作者),豫西地區(qū)近二十年土地利用格局優(yōu)化分析,地理科學進展,2008,27(5):64-70
2007
1.谷艷芳 胡 楠 丁圣彥(通訊作者) 張麗霞,黃河下游地區(q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農田雜草群落結構和動態(tài),生態(tài)學報,2007,27(4):1359-1367
2.谷艷芳 高志英 邢倩 丁圣彥(通訊作者),黃淮海平原冬小麥旗葉的生理生態(tài)特性研究,生態(tài)學報,2007,27(8):3465-3471
3.王磊 胡楠 張彤 丁圣彥(通訊作者),干旱和復水對大豆葉片光合及葉綠素熒光的影響,生態(tài)學報,2007,27(9):3630-3636
4.丁圣彥 盧訓令,不同干擾背景下栲樹幼苗幼樹的生理生態(tài)特性比較—以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為例,生態(tài)學報,2007,27(9):3892-3900
5.Ding Shengyan Li Zhiheng,Study on niche pattern dynamic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modules in Kaifeng cit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7,17(2):221-233
6.丁圣彥,梁國付,地理環(huán)境因素對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觀動態(tài)的影響,地理研究,2007,26(5):906-914
7.谷艷芳 丁圣彥* 肖保林,草履蟲在不同農藥脅迫下的生長特征,生態(tài)學雜志,2007,26(5):678-681
8.張保華 谷艷芳 丁圣彥(通訊作者),農業(yè)景觀格局演變及其生態(tài)效應研究進展,地理科學進展,2007,26(1):114-122
2006
1.王 磊 張 彤 丁圣彥(通訊作者),干旱和復水對大豆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生態(tài)學報,2006,26(7):2073-2078
2.WANG Lei,ZHANG Tong,DING Sheng-yan﹡Effect of Deficiting and Rewatering to Soybean Photosynthetic Phys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cta Ecologica Sinica,2006,26(7):2072-2078
3.丁圣彥 李志恒,開封市的城市生態(tài)位變化分析,地理學報,2006,61(7):752-762
4.Liang Guofu1,Ding Shengyan(通訊作者),Driving factors of forest landscape change in Yiluo River basin,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6,16(4):415-422
5.丁圣彥 盧訓令.伏牛山和雞公山自然保護區(qū)植物區(qū)系比較研究,地理研究,2006,25(1):62-70
2005
1.丁圣彥 盧訓令,天童國家森林公園常綠闊葉林不同演替階段群落光環(huán)境特征比較,生態(tài)學報,2005,25(11):2862-2867
2.梁國付 丁圣彥(通訊作者),河南黃河沿岸地區(qū)景觀格局演變,地理學報,2005,60(4):665-672
3.錢樂祥 丁圣彥,珠江三角洲土地覆蓋變化對地表溫度的影響,地理學報,2005,60(5):761-770
4.Cao Xinxiang Ding Shengyan(通訊作者),Landscape pattern dynamics of water body in Kaifeng city in the 20th centur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5,15(1):106-114
5.Liang Guofu,Ding Shengyan(通訊作者),Study on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chang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87 to 2002,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5,15(4):415-422
6.丁圣彥 張明亮.1988-2002年開封市景觀動態(tài)變化,地理研究,2005,24(1):28-37
7.丁圣彥,整合景觀生態(tài)學的理論基礎,地理科學,2005,25(1):36-42
2004
1.丁圣彥 宋永昌,常綠闊葉林植被動態(tài)研究進展.生態(tài)學報,2004,24(8):1765-1775
2.丁圣彥 梁國付,近20年來豫境沿黃濕地景觀格局及其動態(tài),地理學報,2004,59(5):354-362
3.丁圣彥 曹新向,明清以來開封市水域景觀格局動態(tài),地理學報,2004,59(6):956-963
4.Liang Guofu Ding Shengyan(通訊作者),Impacts of human activity and natural change on the wetlang landscape patter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4,14(3):339-348
5.丁圣彥 李昊民 錢樂祥,應用遙感技術評價植被生化物質含量的研究進展,生態(tài)學雜志,2004,23(4):109-117
6.丁圣彥 梁國付,近20年來洛寧縣森林植被碳儲量及動態(tài)變化,資源科學,2004,26(3):105-108
2003
1.丁圣彥 錢樂祥,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區(qū)森林景觀格局動態(tài),地理學報,2003,58(3):354-362
2.錢樂祥 丁圣彥,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類型區(qū)的景觀空間結構對比分析—以洛寧縣為例,地理科學,2003,23(5):604-611
3.Ding shengyan Qian Lexiang et al,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Dynamics and Analysis of Luoning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Driving For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學(英文版),2003.4,13(2): 147-156
4.Ding Shengyan(丁圣彥) et al.,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Dynamics of Yilo River region from 1983 to 1999,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3,13(2):147-156
5.丁圣彥 梁國付,集水農業(yè)技術體系的地區(qū)適宜性評價,資源科學,2003,25(2):51-55
6.丁圣彥 宋永昌,演替研究在常綠闊葉林撫育和恢復上的應用,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3,14(3):423-426
2002
1.NI Jian DING Shengyan(丁圣彥),Modeling the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of plant diversity:A possibility inferred from climate and productivity,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2,26(5):568-574
2.Ding Shengyan(丁圣彥) Ji-Dong Gu,Assessment of 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s of vegetation Using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英文版),2002,12(3): 321-330
2001
1.丁圣彥,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中木荷和栲樹呼吸作用特性的比較,生態(tài)學報,2001,21(1):61-67
1999
1.丁圣彥 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優(yōu)勢種光合生理生態(tài)的比較,生態(tài)學報,1999,19(3):318-323
2.丁圣彥 宋永昌,浙江天童國家森林公園常綠闊葉林演替前期的群落生態(tài)學特征,植物生態(tài)學報,1999,23(2):97-107
3.丁圣彥,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主要優(yōu)勢種光合作用的日進程特性,植物生態(tài)學報,1999,23:144-149
4.丁圣彥,常綠闊葉林的幾個主要樹種抗逆性的比較研究,植物生態(tài)學報,1999,23:158-163
1998
1.丁圣彥 宋永昌,常綠闊葉林演替過程中馬尾松消退的原因,植物學報,1998,40(8):755-760
著 作
1.丁圣彥著 《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比較生態(tài)學》,1999.7,河南大學出版社
2.丁圣彥 楊好偉主編 《集水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2001.8,河南大學出版社
3.丁圣彥主編,《生態(tài)學—面向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科學價值觀》(修訂版),科學出版社,2006.5
4.丁圣彥參編,《植物生態(tài)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5.丁圣彥等編著,《中國中西部地區(qū)集水節(jié)水農業(yè)發(fā)展問題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4
6.丁圣彥 梁國付 姚孝宗 牛明功編著,《河南省沿黃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tài)》,科學出版社,2007.8

八、聯系方式
河南省 開封市 明倫街85號,475001 0378-3886313 3881874
E-mail: syding@henu.edu.cn

*如果發(fā)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河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河南大學報錄比、河南大學考研群、河南大學學姐微信、河南大學考研真題、河南大學專業(yè)目錄、河南大學排名、河南大學保研、河南大學公眾號、河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河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河南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zhongzhouzhikong.com/henu/yanjiushengdaoshi_557391.html

推薦閱讀